泳池消毒现状:
游泳场所作为市民娱乐健身消暑的好去处, 在盛夏酷暑,市民对游泳场所需求很大,尤其是作为大众化的社会游泳场馆, 往往超过自己的设计能力接待前来游泳的市民,造成池内人满为患,水质得不到保证。统计表明, 池水余氯仅 75. 6% 合格, 社会游泳场馆检测合格率*低, 仅 70% , 这是由于泳池超设计能力接待市民游泳。统计显示 8. 4% 的泳池水尿素超标。人体排放是游泳池水尿素的来源,且与游客人数呈正相关,游泳时伴随汗液的产生,汗液内的尿素也进入泳池。加之有儿童在泳池内小便,导致泳池内尿素超标。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量应保持 5 ~ 10 mg /L, 须 4 h 更换 1 次。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仅 75. 3% 的浸脚消毒池水余氯含量合格。部分游泳场所仅重视游泳池水的余氯自检, 忽视浸脚消毒池的消毒的重要性,更换消毒液不及时,有的浸脚消毒池消毒液深度远远低于 20 cm, 甚至不能将泳客脚面全部淹没, 达不到浸脚消毒的效果。我们应加大对游泳场所经营者的宣教和培训力度, 提高其公共卫生安全*责任人意识,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和消毒技术指导,保证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泳池水质卫生。游泳场所应严格按照设计能力接待泳客。所有游泳场所通往游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在监督检查时发现 22 家游泳场馆仅 17 家符合要求,占 77. 3% , 其中 60% 的星级附属游泳场馆和 16. 7% 社会游泳场所浸脚消毒池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

成品次氯酸钠溶液在原料把控、质量纯度、稳定性以及涉水批件等方面还是会存在一些难点; 而且 10%的成品次氯酸钠也是属于危化品, 成品运输必须由符合相关资质的危化品运输单位承运, 如果遇上型会议等,其在运输方面可能还会受限,运输保障系数无法保证。到厂后即便马上稀释到 5% , 仍然是危化品进厂, 在管理方面还是要按照危化品管理。高浓度的成品次氯酸钠在储存过程中更容易衰减,且气温越高, 衰减越快, 不断降低的有效氯浓度势必会对水厂投加精度控制造成困难, 影响水厂出水水质,也会增加运行成本。相反,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可以现场制备工艺,制备 0. 8% 的次氯酸钠溶液, 不属于危险品, 几乎无衰减, 可长期保存,可大规模生产, 该设备工艺操作方便,维护工作少,可全自动运行。与购买成品次氯酸钠相比,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浓度稳定,投加精准,低浓度使用更安全,无需担心生产厂商产品纯度及质量稳定性, 无需频繁运输。但是现场制备系统前期一次性投入费用较大。
安徽亳州全自动电解食盐设备原理
我公司技术取得的突破进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同有关单位合作,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多次试制和改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①研制出新型耐腐蚀高分子电解膜。该膜在使用过程中,不用清洗和维护,寿命长(超过三年)﹑性能稳定﹑电阻低﹑能自动平衡阴﹑阳极箱酸碱度,使产气效率达到,降低电耗﹑盐耗,运行成本降低。
②采用的泵循环系统,保持电解溶液组份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证设备运行稳定,确保设备的使用效果。
③*的工业设计理念,使设备管路系统精炼、设备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