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大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应用范围
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主反应过程可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 NaCl+H2O=NaClO+H2↑
发生器电解的过程是电极阳极不断电离出正电子的过程,正电子遇到阴阳极间电性能良好的NaCl电解液,就不断的析出NaCL中的负价氯(Cl-),并形成正价氯(Cl+),也就是次氯酸根(ClO-)中的氯,ClO-与Na+离子结合,形成次氯酸钠分子(NaClO),同时产生氢气(H2),至此,一个电解过程结束。
实践表明,电解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有效氯几乎全部以次氯酸根(ClO-)的状态存在(即有效氯是离子状态),而没有化学法制氯过程中的大量氯分子(Cl2)状态,杀菌能力也强,品质纯净、不会与水中有机化合物反应产生等有害物质,是理想的杀菌剂。
松原大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应用范围
影响次氯酸钠消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pH值,消毒剂的浓度、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及接触时间,被消毒水体的性质以及温度。
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大。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HClO与ClO-相对比例主要取决于pH值,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当pH值>10时,OCl-接近99%,当pH值<5时, HOCl接近99%。当pH值=7.54时, HOCl和OCl-比例相当。
消毒剂的浓度、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及接触时间,消毒剂的浓度越高,与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总体灭活效率越高。其他条件不变,某种消毒剂对某一种微生物的灭活程度与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成正比。常将CT值作为消毒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控制指标,如,根据水质标准游离氯消毒时,出厂水余氯浓度0.3mg/L,接触时间30分钟,则设计的CT值为9min.mg/L。消毒接触池的设计应使消毒剂与水迅速混合均匀。
松原大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应用范围
基本指标
稀盐水浓度:3%~4%,或直接利用海水;
每制取1Kg有效氯盐耗:<3.5Kg/KgCl;
每制取1Kg有效氯电耗:<4.0KW/KgCl;
制取液有效氯浓度:6000—9000ppm;
电流效率:>78%;
电极使用材料:纯钛材料(阴极、阳极、紧固件);
阳极保护涂层:钌、铱等稀有贵金属氧化物混合配方;
阴极使用寿命:20年(正常使用);
阳极涂层使用寿命:5年;
消毒液杀菌率:99.9%;
电解槽使用寿命:电解槽采用高防腐性能材料造成,使用寿命20年以上;
自动型控制等级:PLC控制台集中控制、大型系统带远程监控与操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