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冲击试验台用于模拟在车辆发生碰撞或在较大减速度情况下,乘客头部与车辆内部的部件,如座椅头枕、仪表盘、遮光板及内凸出物等的撞击过程。试验时,通过气压弹射装置使带头型的冲击臂以一定的速度撞击被试件,并测量撞击过程中头型的减速度,可以获得相应被试件的吸能特性。
符合标准:
1、GB15083-2006中附录C规定的座椅吸能试验。
2、GB11550-2009中附录B规定的能量吸收性试验。
3、GB11552-2009中附录G规定的关于吸能材料的试验。
4、以及ECE R21、R17及R80等标准要求的相关试验。
技术参数:
气源:经冷冻式干燥机处理过的压缩空气或氮气
冲击速度:30km/h,精度0~1km/h,重复精度0~0.3km/h
冲击速度测量精度:±1%
冲击臂Y/Z方向调整的范围:600mm/700mm
冲击臂角度测量精度:±0.005°
加速度传感器量程:500g;
1.三个头枕加载电动缸:
1)行程0~700mm,推力2kN。
2)力的测量及控制精度分两档:
①在0≤F≤1kN时,测控精度为:标准值±2N;
②在1kN
3)位移的测量及控制精度为:标准值±0.2mm。
4)力矩(相对H点)的测量及控制分两档:
①在0≤F≤37Nm时,测控精度为:标准值±0.5 Nm;
②在37Nm力臂(相对H点)长度的测量及控制精度为:标准值±0.25mm。
2.一个头枕垂直加载电动缸:
1)行程0~200mm,推力1kN。
2)力的测量及控制分两档:
①在0≤F≤50N时,测控精度为:标准值±1N;
②在50N
3)位移的测量及控制精度为:标准值±0.2mm。
3.三个靠背加载电动缸:
1)行程:保证靠背加载模板角位移-5~70度(绕H点转动时,躯干线与铅垂线的夹角);
加载力矩(相对H点)1200Nm;
加载位置(安装力传感器位置)在H点上方300±0.25mm。
2)力矩(相对H点)的测量及控制分两档:
①在≤373Nm时,测控精度为:标准值±5Nm;
②在373Nm<=""10="">
3)角位移的测量及控制精度为:标准值±0.01°(有效值)。
4.三套加载系统同步加载时,各系统任何时刻与预设载荷的差值不大于1%。
5.试验时试验台靠背加载模板转轴有足够高的刚度:即在530Nm的力矩(相对H点)作用下,转轴在X、Y、Z方向上的变形位移不大于0.5mm。
6.头型加载电动缸的运动方向始终垂直于靠背加载模板躯干参考线,其固定支架始终平行于该躯干参考
线,该支架要有足够高的刚度,即在373Nm的力矩(相对H点)作用下,其点变形位移不得大于0.5mm。
产品特点:
1.本试验台可调节性好,试验时安装调整方便。
2.采用数字式电气伺服技术实现。
3.加载同步性好。
4.靠背和头枕加载方向跟随座椅变形。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