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标价仅为产品展示价,具体价格咨询客服
瓷版画,又称瓷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端于瓷都景德镇,由景德镇烧瓷艺术演绎而来,形成于南昌,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市、景德镇、九江等及邻近省市。是瓷器文化与绘画艺术的结合,传承了赣文化的历史。
始于清朝末年
南昌市东湖区文化馆馆长舒筱玲说,虽然瓷版画始于清朝末年,迄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如果要追溯它的历史渊源,还得从唐朝说起。据其介绍。瓷版画是从中国传统瓷器基础上演变而来。最初瓷器只是为满足实用,到了唐朝才逐渐向装饰方面发展。明代中叶,西方珐琅传入中国,于是就增加了斗彩和五彩,为陶瓷绘画艺术增加了不少颜色。清代以后,彩瓷色釉发展到五彩缤纷的境界,一批文人开始介入绘瓷艺术。
自釉上彩绘在清代流行之后,许多大城市的瓷器店在经营景德镇彩瓷的同时,为满足当地客户的要求,也购买景德镇的白胎瓷,并聘请高手彩绘,自设红炉烧制。江西境内的南昌、九江、吉安等城市的瓷器店很早就开始自设红炉加彩,尤其是南昌的瓷绘一人最多,大,瓷上肖像画的发展重点也转移到这里了。
梁兑石带入南昌
初年,南昌人梁兑石在现金的中山路繁华地段开设了丽泽轩瓷庄,招收学徒,聘请艺人按照顾客要求绘制肖像和粉彩瓷器,开创了瓷版画在南昌发展的先河。当时丽泽轩聘请的一人中,工于瓷上肖像画的画家有梁燮亭、吴月山、杨树藩、游家发等人,他们培养了许多学徒,在瓷上肖像画艺术方面卓有成就。后期影响很大的杨厚兴、邹昆仑、杨知行等也是在丽泽轩开始学艺的。他们所画的每一幅肖像画都写有梁兑石监制字样。
在梁兑石的带领下,南昌市陆续开有解放前西大街的“中华瓷庄"、子固路的“肖庐瓷像馆"、“丽芳瓷像馆"等陆续开设,一大批瓷版画家也随之诞生。如:吴月山、梁燮亭、杨厚兴等。抗战时期,日军逼进南昌,绘瓷艺人被迫四处逃难,为了糊口谋生,客观上也将肖像画艺术传播于各地。但不少艺人死于逃难,梁兑石即在逃往四川途中遇难,杨厚兴的师傅吴月山也在逃往黎川时病亡。 [1]
抗战胜利后,艺人们陆续返回家乡,南昌又多了几家瓷像馆。如刘春华、夏道爽二人重开规模较大的“新中华瓷庄"、梁兑石的儿子梁少石“新丽泽轩"、杨厚兴开的“最明轩瓷像馆"、陈信高的“丽影瓷像馆"等。
新中国成立后,瓷像艺人先后组建成南昌市瓷绘合作小组、南昌瓷像工艺社、南昌工艺美术厂,在政府的重视关怀下,艺人们的生活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瓷版画发展在艺术层面上有了新的飞跃,瓷版画一人也由当初的组建瓷像工艺社的30人发展到数百人。
上世纪40年代始,南昌瓷版画便走出,远走东南亚。改革开放以后,香港摄影家仇永平与南昌瓷版画艺人联合创作了一大批瓷版画精品,向世界各地推介南昌瓷版画,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艺人也来昌学习瓷版画艺术,奠定了南昌瓷版画在世界艺术的地位。
在高温烧制的瓷板上手工绘制图案,再经过二次高温烧制而成。是家居大厅中堂、卧室、墙壁、酒店、厅堂、主题公园陶瓷壁画等装饰的。它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图案进行绘制。(景德镇*绘画工艺)
2、不受数量限制,任何数量都可以定制。
3、褪色,因为我们经过高温烧制。(这是和纸画区别)
4、强度高,我们是在经过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的瓷板上绘制的,在室内室外不怕日晒雨淋或者钝器划刻。
我厂生产加工的的瓷板画系列作品全部为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精心设计,手工绘制,经过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的精美陶瓷艺术礼品,褪色变色。是温馨相送、友谊联络、居家收藏、家居装饰、酒店装饰、主题墙壁文化表达等。 也可作为主题文化墙 、酒店大厅装饰 、居家客厅饰品 、开业乔迁礼品、商务礼品的 。选择礼与诚,品质的保证;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光临工厂参观指导!专业品质、专业设计、专业订做。
此外我们承接各类加工订单业务,如陶瓷花瓶、陶瓷茶杯、陶瓷罐子、陶瓷纪念盘、笔筒烟灰缸、餐具、茶具,瓷版画等大件装饰品,工艺品,礼品。欢迎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