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据外媒报道,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人在某些任务上表现非常出色,但如果把它们中大多数从其设计的特定角色中剥离出来,它们就会陷入困境。为了让机器人更能适应环境,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机器皮肤”,它可以被安装到日常生活的各种用品如泡沫碎片、毛绒玩具上,然后将其变成可执行不同任务的机器人。
耶鲁大学打造“机器皮肤”:能将日常物品变成可执行不同任务的机器人
这套皮肤非常简单--本质上就是装有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弹性材料。当把它包裹在目标物体上之后它能让物体移动、抓取或感知周围的环境。这种机器皮肤的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现成的物品临时打造成一个机器人来执行各种任务。如果想要展开更加细化的操作则可以通过叠加皮肤来实现。
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展示了该机器皮肤的一些潜在用途。比如他们让玩具马可以行走、让泡沫圆柱像蠕虫一样爬行、或将其打造成可穿戴设备让它感知佩戴者的坐姿并通过震动提醒他们坐直。
据了解,这项技术则是在NASA的协助下开发而出,初的想法源自NASA提出的多用途机器人材料想法。对于太空探索来说,由于重量非常重要,所以打造一个专业的多用途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原标题:耶鲁大学打造“机器皮肤”:能将日常物品变成可执行不同任务的机器人)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