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用户登录

一键登录,掌握最新资讯

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资讯首页 > 电工电气

政策杠杆再度加码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加速整合

2022年06月12日 18:42:0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阅读量:14评论

分享:

导读:

  【兴旺宝装备总站 电工电气】 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元年,从众多企业动态看出,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受到业内的重视。与此同时,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在谋划,以让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健康地发展起来。


政策杠杆再度加码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加速整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动力电池用量水涨船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迫在眉睫。
 
  “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5-8年。前期投入市场的新能源电池基本处于淘汰临界点。这意味着从今明两年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表示。“到2020年动力电池大概会累计报废达32万吨以上,甚至 50万吨也是有可能的。”中南大学教授李荐说。
 
  多重动力驱动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的规模。
 
  从2017年12月开始,*陆续出台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相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和标准,填补了在电池回收利用法规的空白。
 
  受政策驱动,业内预计,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可达50亿元规模。2020年至2023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36亿元-311亿元。
 
  在政策、利益、责任等多重动力驱动下,CATL、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主流企业均展开针对动力电池回收的布局。此外,骆驼股份、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锂电材料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展开了布局。
 
  新政策再加码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2月26日,*、*、*、*、*、质检总局、*共同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明确“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在竞争中整合
 
  不难看出,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的不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即将打开。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布局锂电回收的模式有助于回收体系的建立,进而引导行业向规范化发展。
 
  同时也有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应该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激励实施细则,对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再利用企业按照电池套数、容量等方式进行补贴、税收优惠,提高回收再利用行业的经济性。
 
  综上,随着动力电池回收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财务压力,也可以让动力电池全产业链运转,而这正是市场化竞争下自然形成的生态趋势。在补贴作用减弱之后,动力电池市场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速整合。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