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展望:2018中国制造逐步实现由大到强

2023年01月17日 11:54:19      来源:上海先予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7

分享:

展望:2018中国制造逐步实现由大到强


    中国制造正在逐步实现由大到强、提质增效、迈向中的历史跨越,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启动、滑行,机头昂起,直插云霄……2017年12月24日,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首飞。


  2017年,成功实现首飞的还有C919大型客机,突破了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主动控制技术等在内的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


  与此同时,一批装备实现重大突破:*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蓝鲸一号”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骨科手术机器人达到水平并已在医院实现批量应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正式上线运营……一个个都为中国制造迈向新高度写下了生动的一笔。


  中国制造正在逐步实现由大到强、提质增效、迈向中的历史跨越,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以智能化、定制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正逐步建立。


  同时,品牌建设成果斐然,以华为、海尔、格力等为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成功走向世界,满足了市场多样化、定制化的需求。


  此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制造业融合,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


  “*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成为中国制造迈向中的先锋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说。


  以中国高铁为,中国的轨道交通领域发展处于水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是产大的国家;以火箭、大飞机、北斗卫星为突破点,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正加快发展;以核电、光伏为突破口,新能源产业正打响“中国品牌”;电子信息领域,液晶面板已经崛起,集成电路正在加速突破的路上。


  2018年,以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通过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中国制造仍将继续向中迈进,从而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