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6日 10:16:34 来源: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6
近期受疫情影响,在疫情防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下面将针对应用和计量技术等问题,进行以下介绍分析。
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利用辐射原理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计,它采用的红外传感器只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而不向外界发射任何射线,通过非接触的方法感应人体的体温。多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以为例,主要由外壳、感温探头、温度传感器、PCB板线路、液晶显示器、蜂鸣器和电池组成。
非接触式:以为例,主要由红外探头组件、主线路板组件、LCD显示组件和外壳组件组成。
原理: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鼓膜温度的温度计,通过红外导波管将主要由鼓膜发射的红外辐射能传送到热电堆等热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后进行电信号处理得到人体温度信息。
特点:
1、红外是专用于测量人体耳道的温度,与普通电子相比,其测量原理与测量部位均不同,因而不可能获得相同的测量值,以下是判断体温的重要观念:
a)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特定不变的值,每个人都不同;
b)正常的体温,在身体不同部位测量到的都不尽相同,不应用来相互比较,其中耳温最准确,;
c)体温会随年龄、性别、时间、运动、情绪等变化而变化;
d)可在您及家人身体健康时测量体温,以便将来发烧时做比较。
2、红外是一种高科技,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在使用过程中,对操作环境,测量方法(是否对准耳鼓)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容易造成人为的测量不准而非仪器本身的问题,具体注意事项:
a)红外线必须在操作环境下稳定30分钟后方可测量;
b)的测量头应尽量深的插入耳道以便贴进耳鼓。
测量的身体部位不同,所测得的温度也不同。
适用范围:适用家庭范围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注意,6个月以下宝宝耳道直径较小,不适宜用。
原理:任何物体在高于零度(-273℃)以上时都会向外发出红外线,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
特点:
针对测量人体额温基准设计,使用非常简单、方便。1秒可准确测温,无镭射点,免除对眼睛之潜在伤害,不需接触人体皮肤,避免交叉感染,一键测温,排查流感。
适用范围:适合家庭用户、宾馆、图书馆、大型企事业单位,也可以用于医院、学校、海关、机场等综合性场所,还可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在诊所使用。
1.允许使用的环境温度范围
关于,应用环境温度为16-35℃,超出后可能增加仪器误差。
关于,环境温度过低不仅影响准确性,更大的问题是环境温度使人的额温变得更低且不同人之间的差异更大,使体温推测水平显著下降甚至会导致失灵。
/都应注意:尽量保证筛检现场为室内,并且环境温度不超过上述温度范围。
2.领域的相关检定规程
Ⅰ、JJF 1107-2003 《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温度计校准规范》
Ⅱ、JJG 1162-2019 《医用电子检定规程》
Ⅲ、JJG 1164-2019 《红外检定规程》
Ⅳ、JJG 2093-1995 《常温黑体辐射计量器具》
(以上计量标准可在计量论坛查阅参考)
3.的校准方式
体温模式测量示值是在校准模式示值基础上,加上必要的统计修正值得出,即:体温示值=校准模式值+与人有关的修正值
人体测量部位的亮度温度(校准模式值)是实测的,而修正值是一定环境条件下根据某一典型人群的统计规律确定的,并非某一被测个人的实际特性。
以为例,其耳温模式:耳温=耳腔亮度温度(校准模式值)+修正值。当耳温指鼓膜温度时,耳温修正值为对耳腔发射率和耳腔温度分布偏离鼓膜温度的综合影响的修正。有的测量耳温时的修正值为零,即默认耳温=耳腔亮度温度。
4.的校准结果对测量距离很敏感,用不同黑体辐射源得到不同的校准结果?
的传感器视场角通常很大。校准时接收辐射不仅来自于黑体空腔底部,也有很大比例来自于接近空腔口的侧壁。常见的圆柱-圆锥空腔接近腔口侧壁的有效发射率会显著下降。因此,的测量结果通常对测量距离敏感。
以典型型号的测量距离为1-3cm为例。在1cm处,示值,示值对测量距离的敏感程度也,瞄准的测量重复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在1-3cm的测试距离测量结果。
随着红外体温检测设备需求量增加的,还有用于红外体温检测设备中的核心元件——红外传感器。其中的是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直接感应热辐射,用于测量小的温差或平均温度,可以为非接触温度测量提供的解决方案。
炜盛MRT-311热电堆传感器
技术指标
性能 | 数值 | 单位 | 备注 |
芯片尺寸 | 1.1×1.1 | mm | / |
敏感面积 | 0.35×0.35 | mm | / |
视场角 | 95 | Degress | 大于 50% |
热电堆电阻 | 90±30 | KΩ | 25℃ |
噪声电压 | 38 | nV/Hz1/2 | 25℃ |
噪声等效功率 | 0.23 | nW/Hz1/2 | 500K,1Hz,25℃ |
响应率 | 160±40 | V/W | 500K,1Hz,25℃ |
电阻温度系数 | 0.06 | %/℃ | 25℃~75℃ |
时间常数 | ≤13 | ms | / |
探测率 | 1.5×108 | cmHz1/2/W | 500K,1Hz,25℃ |
NTC 电阻 | 100±1% | KΩ | 25℃ |
NTC(β) | 3950±1% | / | 25℃/50℃ |
工作温度 | -30~100 | ℃ | / |
储存温度 | -40~1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