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2日 17:02:05 来源:东莞市宇匠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0
为了有效保证外购外协件的质量与可靠性,须在入厂检验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控 制。由故障现象分析可知刀库电机是关键外购件,需加强对刀库电机的检验工作,因此, 以下以电机为例,介绍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
(1) 关键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
由于研究对象外购外协件数目庞大,分类复杂,因此,基于工作时间、现场条件以及 费用问题的各种限制因素,对所有外购外协件做可靠性验收试验(RAT)并不一定是现实 的。为此应当对一些关键外购外协件做可靠性验收试验;物理化学检验、性能和尺寸情况 满足所需的可靠性要求对于一般外购外协件是必要的,可以通过试用性检验来检查和发现 与可靠性相关的数据,并根据结果来评价是否可以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另外要使供应商重 视可靠性鉴定试验(RQT),监督该试验顺利进行,图5.2为这一工作流程。
图5.2外购外协件可靠性验收流程图
(1) 外购外协件的可靠性验收工作是以批作为其基本验收单位。在开始时,需要* 行相应的基本检验,这些检验包括数量、牌号、型号、规格、包装等同与此相关的采购文 件能不能符合。
(2) 依照外观性能验收方案,对外购外协件进行检验,比如检验电机的外壳与端盖不 得有裂纹与变形,旋转方向有规定的电机必须有旋转方向标志,防爆电机外壳及接合面修 理应符合GB38362—2000的有关规定。
(3) 对于预先的关键外购外协件进行可靠性验收试验,比如对于刀库电机来说, 转子重新更换铁芯或利用转子铁芯重新绕制线圈时都应经过动平衡试验。并按规定进行绕 组和线路的绝缘强度的试验、绕组焊接质量试验与鼠笼断条试验等。
(4) 按照外观功能同可靠性验收试验的结果,决定接受或者拒绝,假如决定要接受, 便可以把相关的产品直接入库,完成外购外协件的入厂验收工作;若不接受,则依据企业 的要求进行退货或者是换货,若换货则又要按照企业的规定进行外购外协件可靠性入厂验 收。
(2) 外购外协件入厂可靠性验收检核表
验收时,大多电子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等均无详细的验收规范,所以,这就要求 必须根据可靠性控制的一些有关要求,创建合理的验收规范,并基于此,采用验核表,规 范具体的验收程序。
(1) 通过对外购外协件的功能分解以及相关性能的分析,进行详细工艺流程的建立。
详细来说,包含了检验顺序、验收内容与检验装备(名称、规程和编号)等内容。
(2) 按照可靠性控制的要求,并依照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工艺规程进行可靠性检核项 目的提取工作,对于各项检核项目都需要具体明确验收方法,包括检验规范,检验的具体 方法等内容。此外,检核表中的检核性要单独给出编号,同时还要对应于工艺规程的编号 关系。外购外协件入厂可靠性验收工艺规程参照表5.6,入厂可靠性验收检核参照表5.7。
表5.6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工艺规范表
企业名称 | 入厂验收工艺卡片 | 部门 班组 第本共页 第本共页 |
外购外协件名称 | 厂商 型号 | 出厂编号 |
序号 | 验收内容 | 检验装备 |
名称规格编号 | ||
|
|
|
|
|
|
检验品全名: |
| 供应商名称: |
| 产品型号: | 出厂编号: |
|
|
检核检核 号 项目 | 重要 性 | 是否为工对应工 艺要求 序号 | 检验 标准 | 检验 检验 方法 设备 | 实施检核 人 人 | 实施 记录 | 检核 记录 |
|
如表5.8所示为电机的检核表中检核项目、检核标准两项内容。
表5.8外购电机入厂可靠性检验表
检核号 | 检核项目 | 检核标准 |
外观检验 |
|
|
1.1 | 配件与电机是否完整 | 配件与电机应当完整 |
1.2 | 外观是否良好 | 外观应当良好,无划痕、无锈斑 |
1.3 | 品牌鉴别 | 明确电动机的编号、出产厂商 |
1.4 | 研究电机的四个接线端子 | 各个端子应当牢固可靠、不能存在裂纹等问题 |
1.5 | 电机外观尺寸检查 | 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检验,电机轴部尺寸按015A6允 许误差应当在0.001mm之间 |
1.6 | 电动机各相引线、地线以及电源 线检查 | 电动机各相引线、地线以及电源线应当一一对应 |
5.1.2制造装配过程中可靠性保障技术
表5.9刀库制造装配故障现象分析
序号 | 故障现象 | 制造装配方面原因 |
1 | 手动转刀盘时按刀位正转键、刀盘却反转 | 继电器的线接反 |
2 | 刀盘内密封不良 | 密封圈漏气导致 |
3 | 刀库手臂出现故障 | 机械手动作误差过大 |
4 | 刀库无法换刀 | 密封圈漏气引起定位有问题 |
5 | 机床不执行换刀 | 连接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 |
6 | 刀库卡死 | 连接电动机轴与蜗轩轴的联轴器松动 |
7 | 重切时拔刀不畅 | 刀库没锁紧 |
8 | 机械具位置不对 | 传动机构误差 |
序号 | 故障现象 | 制造装配方面原因 |
9 | 刀库不能换刀 | 密封圈直接导致漏气,定位不准 |
10 | 机械手不能换刀 | 连接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 |
11 | 机床换刀时有异响 | 打刀缸问题,螺丝调整不当 |
12 | 刀库轴承严重破损 | 刀套支撑轮磨损,与本体间隙过大 |
13 | 机械手无法复位 | 设定原点不对 |
14 | 机械手不能正常换刀 | 连接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 |
15 | 机床出现刀库故障 | 刀库支架安装不稳固 |
由表5.9可看出以上故障多是装配不良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松紧调整不当。比如刀库 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摩擦,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卡死,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就在于刀库装配时松紧并没有进行规范的调试。所以,在整个装配阶段,要对刀库及换刀 机构的调整等各类工序予以高度的重视,从而保证每一种换刀工作均能可靠地进行。在刀 库出厂以前,还必须经常调试换刀次数,与此同时采取反复试验的方法,直至达到理想状 态为止。
此外,在装配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以下要领:
[1] 实行装配检验合格之后才装配的原则。针对一些装配零件需要相互之间进行配 合的情况,应当检查机构的配合度以及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就不能进行装配。
[2] 须借助合理的装配顺序完成与此相关的装配任务。在获取相应的安装图纸以后, 需要认真对比装配基准件,同时需要严格依据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安装顺序,完成各部 件的装配工作,以及保证整个装配的工作精度。
[3] 应当在安装中选择需要具有正确的装配思想,并采用更为合适的工具来进行装 配的工作,为达到使装配效率和质量等均能提高的目的,能够选取专用的工具与合理的设 备进行装配,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切不可盲目用蛮力进行安装。
[4] 在装配密封件和紧固件时应当更加注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透水、漏油等情况 的发生,安装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安装设备的密封性。紧固件务必要使得联接更为牢固, 对于需要有特殊锁紧要求的就必须依据相关规定进行锁紧工作,严格防止出现松动现象。
[5] 在装配作业结束之后后,就务必进行连续运转试验,并须达到72小时,并发现 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此进行严格的出厂试验之后才可以出厂,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本文采摘自“基于QFD的加工中心可用性保障技术研究”,因为编辑困难导致有些函数、表格、图片、内容无法显示,有需要者可以在网络中查找相关文章!
本文由伯特利数控整理发表文章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