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织物耐静水压测试原理及方法

2023年06月14日 10:40:44      来源: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2

分享:

织物耐静水压测试原理及方法

    耐静水压指标是防水透湿织物的重要指标之一。静水压指水通过织物时所遇到的阻力。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织物承受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织物背面渗出水珠为止,此时,测得的水的压力值即为静水压。织物能承受的静水压越大,防水性或抗渗漏性越好。

 

    纺织品耐静水压性能随着防水等特种整理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业界对该类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美用标准中防水产品的耐水压要求为13.7kPa(1395mm水柱),日本自卫队雨衣的耐水压都在13.75kPa(1400mm水柱)以上一。近年来各接受的纺织品耐水压检测比以往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欧洲客户对纺织品耐水压性能的要求普遍较高,一般要求在5.88kPa以上,有的甚至要求在9.8kPa以上。根据取样测试结果,以5.88kPa为标准,44%样品不能达到要求;以9.8kPa为标准,69%样品不能达到要求,这直接影响了出口。

 

    一、耐静水压单位

 

    表示静水压的单位有N/m2、kPa和水柱高度m。换算关系为1m水柱高度等于9.82kPa。

 

    二、静水压试验方法

 

    1、按测试的方法分类

 

    ①、实地测试。实地测试花费大,时间长,通常需半年左右的时间。实验期间,定期测试防水透湿整理后织物的防水性,从而得知其耐用性。虽然此种方法周期长,花费多,但测试所得数据准确。

 

    ②、实验室测试。与实地测试和模拟测试相比较,实验室测试花费少,时间短,能够得到相对结果,较为实用。对防水透湿整理后织物防水性的测试可分为两类。

 

    类为静水压试验,如国内的YC312型水压仪、美国标准测试法ASTMD一751以及美国联邦标准测试法FED—STD一191A5512所用的牧林(Mullen)水压测试仪。

 

    第二类是喷淋试验,即从一定的高度和角度向待测织物连续滴水或喷水,可测定水从织物被淋侧浸透到另一侧所需的时间,也可测定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试样吸收的水量或观察试样的水渍形态。国内的ISO4920防雨性能测试即采用此原理。

 

    ③、模拟测试。模拟测试必须有环境控制室。室中装有人工雨塔,可把水从10m高处以450L/m2·h的流量如暴雨般泄向人体模型,直径约为5inln的水滴从顶部2000个孔中喷出,其速度约为40km/h,达空气中雨滴速度的90%。通过调节,在大约2m2的面积上可模仿程度不同的阵雨。在人体模型表面装满了传感器,目的是测定最终水透过的时间和位置以及其他指标。这种测试手段较实地测试所需时间大为缩短,数天内便可完成,但花费较高。

 

    2、按加压的形式分类

 

    ①、静态法。在织物的一面维持一定的水压,测定水从一面渗透到另一面所需的时间。

 

    ②、动态法。在织物的一面不断增加水压,测定直至织物另一面出现规定数量水滴时,织物所能承受的静水压。

 

    按能承受静水压值的大小分类

 

    ①、高压测试方法。标准测试方法有FZ/T01004—1991《涂层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中的高压法;ISO1420—1987~橡胶和塑料涂层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JISL一1092(纺织品抗水性静水压试验B》;ASTMD751—95《涂层织物抗水性测定程序A》;美国联邦标准测试法FED—STD一191A5512和ASTMD3393((涂层织物防水性标准说明》等方法。

 

    ②、低压测试方法。标准测试方法有中国国家标准GB/7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中国行业标准FZ/T01004—1991《涂层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中的低压法;加拿大标准(CGSB)-4.2No.26.3—1995《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国际标准ISO1420—1987《橡胶和塑料涂层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日本工业标准JISL一1092((纺织品抗水性静水压试验A》;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标准AATCC127(纺织品抗水性静水压试验》;美国标准测试法(或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D751—1995(涂层织物抗水性测定B》等方法。

 

    以上是关于“织物耐静水压测试原理及方法”内容的介绍,希望可以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如您还有疑问,可咨询我们在线客服或者通过我们的技术服务电话进行咨询。这里有我们专业的工程师为您解答,希望能找到您想要的答案!同时为了方便客户,在泛标商城还可以购买此类检测仪器,这里,质量有保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美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美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