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底鸡肉」石斑鱼,由于鱼肉富含胶质、口感细致,不仅深受国人喜爱,更是渔产外销主力。不由受到环境气候影响,产量常不稳定,研究院乃透过研发创新的水质监控技术,协助养殖业者以智慧感测进行水质分析及判断,准确知道换水的时机,不仅提高养殖产量,还能避免水资源及电力的浪费。研究院智慧微系统科技中心执行长朱教授表示,中国水产养殖业大多家族经营,近年随着第二代新血加入,也开始主动寻找创新科技,希望能让传统养殖变得更智慧。研究院从2017年开始,和位于屏东主要养殖石斑鱼苗的力佳绿能以及农委会水产试验所三方合作开发「石斑鱼高密度辅助决策智能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只要养殖池水的溶氧量不足,系统就会主动提醒业者换水,比起过去要24小时开启水车,更加节能、节水,也节省人力。
「石斑鱼大多以海水养殖,部分业者会因为海水不足而参杂一些淡水,因此掌握养殖水池的换水时间非常重要。」力佳绿能总经理陈建翰表示,透过与研究院及水产试验所合作智慧水质监测系统后,运用智能科技有效协助业者水质分析与判断,改善过去凭感觉,也能避免水资源及电力浪费及降低换水时造成的污染排放。目前这套智能养殖系统已可侦测包括酸碱值、盐度、水温及ORP(氧化还原电位)等常见的养殖水质检测标准,在根据数据演算后也能提出如增氧、换水或是投喂饲料多寡的养殖建议。未来累积足够的数据资料后,也可再进一步分析鱼苗的换肉率及成长速率等资讯,水产养殖智慧管理,为养殖渔业的产业竞争力,打造生生不息的未来。
在水产试验所的协助下,类似的物联网水质监控系统也能扩大应用范围至南中国的重点水产养殖产业如虱目鱼、白虾、文蛤及中国鲷等,以更全面的智慧科技提升南部养殖渔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