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积指数是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植物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参数,且作为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基本参量,控制着植被的许多生理物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其在现代农业中更是作物增产的研究对象之一。因此,许多农业人员也需要利用叶面积仪对作物的叶片进行研究,利用叶面积指数当做育种新作物,培育高产作物的重要参考依据。
那么叶面积大小对作物有什么影响呢?叶面积仪又能为研究工作作出多大的贡献?
其实叶片发育大小和叶面积大小对作物生长、抗逆性以及产量的形成影响很大,叶面积的大小直接跟光合作用有关,,光合作用是一个不断积累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越强,其积累的有机物就越多,作物的生长就越好,产量自然就会越高。而叶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参与光合作物的叶绿素的多少,以及受光面积,因此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的越大,那么光合作用就越强。当然,到达一定的限度之后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农研人员利用叶面积仪来协助研究,可以很好地为育种叶面积大小合理,能促高产的作物。
要知道,叶面积仪是可以自动化测定叶面积大小的,规避了过去人工测定的繁琐与高误差,所以当该仪器应用于叶片研究后,便可以大大提高研究效率,为进一步开展高产作物研究开辟道路,为农业增产作出加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