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翼形轴承座车内圆加工路线研究

2023年08月13日 11:27:44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8

分享:

王生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15)

翼形轴承座的车削工艺分为车端面,车背弧,车内圆等,其中以车内圆工序切削量Z大,加工成本Z高,如何保证在加工精度不变、产量不变甚至有所提升的情况下,精简车加工车内圆工序的成本并缩短加工时间,是我们这次设计的主要课题。

车削工艺为主轴夹紧工件旋转,车刀沿X轴、Z轴等轴向进给至程序坐标,对工件进行车削,去除工件多余材料,使工件被加工后尺寸达到图样要求。而翼形轴承座车内圆工序包括车外唇口、台阶、内圆面、内平面以及油槽等多处,在现有加工工艺中,车完内圆面就车削内平面,该道工序耗时长,切削量大,可拟定为改进突破口。

1.方案选择

根据刀具进给方向,现有两个车削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在翼形轴承座车内圆工序中,车刀走刀路线为内圆切削完毕再多刀沿X轴向长距离切削内平面,具体走刀路线如图1所示。

走刀路线为:刀具从坐标1进给至位置2,沿X轴正向做长距离切削至位置5,后经位置6返回位置1,在进给至坐标点3,沿X轴正向长距离切削至位置4,后经位置5、6返回,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切削出所需尺寸。

此方案优点为走刀路线简洁,程序编写方便;缺点:若切削距离过长,则在切削过程中易产生积屑瘤,严重损耗刀具,同时铁屑过长,容易缠绕刀杆,并刮伤工件已加工表面。

方案二:在翼形轴承座车内圆工序中,采用机枪式车削法,即车刀车完内圆面后,以小距离沿X轴轴向进给,Z轴方向切削余量固定的方式,以年轮圈样由内向外切削。具体走刀路线如图2所示。

走刀路线为:刀具从位置1出发,进给切削至坐标2,再退刀至位置3,断屑,再由位置3进给并车削至坐标4,再退刀至坐标5,再断屑,再进给车削至坐标6,如是反复,直至切削出所需尺寸,由Z终坐标8沿位置7退刀。

此方案优点为切削距离短,铁屑得到控制,不会缠绕刀杆损坏刀具,对工件已加工表面无影响;缺点:刀具重复进给路线过多,须在Z轴方向来回移动距离过长。

经过对比论证,选定方案二为改进方案,因为方案二优点明显胜于方案一:对于小口径的翼形轴承座来说,加工距离不会过长,因而刀具的进给次数不多;而对于大口径的翼形轴承座,切削距离过长,若采用方案,则刀具的耗损会将制造成本提的过高,同时产品表面加工精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第二方案为Z佳方案。

2.过程论述

针对原有加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生产状况,经分析得出如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①切削路线。内底面切削时采用横向式切削,因产品内圆与内底面结合处余量大,且刀具横向切削时刚性减弱,较大影响刀具寿命。②刀具性价比。目前采用进口刀片,虽性能较好,但价格偏高,影响产品加工成本。③切削参数。因数控系统机床型号各不相同,使用参数也存在较大偏差,出现统一规格产品切削的节拍以及刀具的消耗不一致。

针对以上三个要因,我提出如下改进措施:①粗车刀的走刀路径。调整走刀路线,即改进粗车刀的切削路径,将余量较大的部位从原来的长行程切削改为短行程多刀式切削。②粗车刀刀片性价比。改换刀片,即粗车刀具国产化替代,与多家国内刀具商进行联系,有计划地对其刀具进行试用,记录相关数据、比对,选定一到两家刀具商,并与其进一步商议相关刀具价格。③切削参数。调整程序参数,即做实验设计,采用部分实验设计,列举影响输出较大的因子,选定两个水平,运用MINITAB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切削参数,然后进行推广使用。

3.试验结果

经过程序改进,将车刀走刀路线设置为,车完内圆面,车刀移动至翼形轴承座内大孔中心位置,按照产品型号大小不同,以每次1~2mm的位移沿X轴方向(径向)切削,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得出车内圆工序加工节拍的数据如下表:

由数据可知,在使用同样刀具的情况下,改进后,不论是小规格还是中规格还是大规格产品,加工节拍都有所下降,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论何种规格,加工节拍均被压缩,平均时间下降了6s。刀具损耗也大大降低。

切削路线及切削方式改进后,铁屑情况如图3所示。

在改进前,铁屑条?长,在加工过程中不易脱落,且易于缠绕刀杆,挂扯到车床内其他部位,发生拉扯断裂的危险,同时,因为铁屑缠绕刀具,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