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窄带钢轧机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措施

2023年08月16日 08:49:32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7

分享:

卜利青

(河北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修公司)

摘 要:轧机轴承对于保证轧钢的稳定非常重要,本文对轧钢生产上的轧机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轧机;轴承;失效

0、引言

轧机轴承的稳定,对于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许多轧机轴承的失效是故障失效。即非正常的失效。轴承时效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因素,包括轴承的安装、维护以及保养等。另一方面是内在因素,包括轴承的制造、设计以及原材料的质量等。为了使轴承拥有更高的使用寿命,需要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轴承损坏原因并且及时改进,有效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1、原因分析

1.1、轴承座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轧机制造的精度低,使用年限比较长,机架调正精度低,在完成组装之后,在轴承的坐孔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同轴度,导致两端的轴承承受力不同,在局部产生应力集中,当润滑不良时非常容易产生摩擦热,造成轴承局部点蚀、剥落及热粘着与抱死。所以,要根据轧机的具体情况进行武安方位改进 :首先在调整安装机座时,需要对轴承座进行校准,提高轴承座孔之间的同轴度,尽量将中心线的倾斜降至Z低。其次要适当的放大轴承座孔的公差,可以有效的调整在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Z后要对轴承两侧的对称度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轴承机架或轴承座有磨损现象,要及时的进行更换。

1.2、轧辊的轴向窜动

轧辊轴向窜动是导致四辊轧机工作辊推力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已经超出可承受范围,所以使轴承损坏。推力轴承的损坏会直接影响四列圆柱轴承[2]。关于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可以通过手里分析来进行查找。轧辊系统装配情况如图 1 所示。在正常工作时工作辊与支撑辊所受的合力为零,轴线处于平行位置。工作辊 :∑ FX=F1-N1=0  ∑ FY=P1-P’1=0 支承辊∑ FX=N1-F2=0  ∑ FY=P2-P’2=0. 在过钢时一旦出现轧辊轴向窜动现象,说明受到了轴向力的作用。要根据窜动的方向来查找所受向操作侧的轴向力。当工作辊轴线与轧制中心线垂直时,支撑辊就会出现图 2 中所示的偏差 ;当支撑辊轴线与轧制中心线垂直时,工作辊就会出现图 2 中所示的偏差。这两种情况可以体现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出现了交叉现象或是轴线的延长线出现了交叉,造成轴线交叉的主要原因是轧辊轴承座与轧机牌坊衬板之间的间隙过大造成的。一旦出现交叉现象就会导致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产生较大的轴向力。

1.3、轴承游隙的选择

轴承游隙的选择对轴承的使用寿命、温度提升、摩擦阻力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轴承游隙过小时,就会使受力的滚动体增多, 运转起来比较平稳,但是摩擦力会增加,温度上升也比较快。轴承游隙过大时,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力度会随之增加,但摩擦会力减小,温度上升较慢。

1.4、轴承的润滑

轴承的润滑情况也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的还坏,许多轴承的损坏都是由于润滑不良所导致。在润滑不良时,零部件便面的摩擦力会增大,加重了机器的磨损,久而久之会导致轴承烧损。在润滑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减轻摩擦发热,降低磨损,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油膜,油膜越厚,润滑效果就会越好。

1.5、轴承的合理选型

轧机的止推轴承原来的设计选型为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轧机部件的长期使用与磨损,会使轴承座与应力柱之间的摆动量超国标准值,所以通常所使用的双列角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不能满足正常需求,由于承载力的降低会造成轧机停机,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所以,要选用了结构更为合理的双向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来替代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会有更加良好的效果。

1.6、轴承的装配

轴承在调整安装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安装不当极易导致轴承过早失效。四列圆柱滚子轴承要按过渡配合将其外圈组件装入轴承座中。安装内侧轴承端盖,止口推到位之后需要用螺栓进行紧固。将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推靠在内侧轴承端盖止口处,使止口紧紧顶住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外圈,确保间隙为零。在外侧轴承端盖安装时,止口要顶住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外圈的另一侧,确保间隙为零,用螺栓将轴承端盖与轴承座外侧之间进行紧固。经过仔细的安装调整之后,会有效提高轧机轴的精准度,降低故障率, 使轧材的质量得到提高。

2 、结语

通过对轧机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轴承的使用寿命明显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故障时间大幅度降低,轴承的使用量降低 , 轧机性能得到了提高,为轧钢生产的稳定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