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大型回转支承软带区引发的故障探讨

2023年08月16日 09:02:36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2

分享:

苏文胜1,2 薛志钢1,2 熊立斌1,2 李云飞1,2

(1.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 无锡,214174;2.国家桥门式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无锡,214174)

摘 要:S区是大型回转支承不可避免的软肋,该区是回转支承Z为薄弱的区域,一旦该区处理不当会造成回转支承滚道剥落,并且随着回转支承的运行剥落的铁屑会散布整个轨道,进而引起轨道的整体剥落。文中以某在用回转支承为例,在现场采集故障回转支承的振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分析,预测了故障的存在,并对该回转支承进行拆解,验证了预测的正确性,通过对轨道硬度测试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门座起重机;回转支承;软带区;故障

0 引言

大型回转支承是工业大型设备关键零部件之一,回转主要依靠内部滚柱/ 滚珠在轨道的滚道实现的,在滚柱/ 滚珠和滚道接触方式是通过线- 面、点- 面接触,在接触位置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由此对滚柱/滚珠和轨道都有严格的加工工艺要求,一般的加工工序为锻造→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滚道面火焰表面淬火→滚道面磨削等工序,其中热处理是重要的加工工艺,通过热处理能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释放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在热处理工程中,加热火焰喷枪和水枪安装在一起,绕着回转支承轨道做圆周运动,但是,在运动接近360°之前要停止热处理工艺,因为热工艺处理区域不能重叠,一旦重叠会使工件产生裂纹, 由此回转支承内外圈必有一段区域未经过热处理,该区域成为软带区,一般软带的宽带为15 mm,并有S 标志。在回转支承安装过程中要求软带区必须安装在非主要的承载区域,一般要求将回转支承的软带区安装在垂直于俯仰动面投影线的位置。软带区的存在给回转支承的安装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学者提出了无软带区的热加工工艺,但是目前该方法还处在概念设计阶段,还没有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更没有相应的热处理设备。该方法与传统的热处理工艺相比加工成本比较高,并且针对不同直径的回转支承需要更换不同的种类的感应器,进一步加剧了加工成本。有些学者对挖掘机上的回转支承软带裂纹进行了分析,该裂纹产生在热处理的过渡区,通过分析发现该裂纹产生的原因是软带区承载后的承载失效产生的裂纹,并给出了预防软带区产生裂纹的建议。目前对于起重机上大型回转支承的有关软带研究的论文还很少见,本文从某大型门座起重机回转支承的故障进行分析,对该回转支承的故障进行了预测,并对其进行拆机验证,通过硬度测试探讨了产生缺陷的原因。

1 回转支承

该回转支承位于某港口起重量为16 t 的门座起重机上。回转支承的型号为132.45.28000.03,外圈被固定在转筒上,内圈和上部转台连接,驱动机构固定在上部转台上,通过外圈上的角齿驱动转台转动,2 个驱动机构沿回转支承径向方向布置在回转支承的两侧,当起重机开始工作时,2 套驱动机构在各自电机的驱动下同时运转,使起重机做回转动作,其回转的转速为0.25 r/min。随着回转支承旋转,内圈经过外圈的某两个区域时产生异响,并且产生异响的位置在外圈的某个固定的区域。采集内圈上的振动信号,如图1、图2 所示。

由此可知该设备在外圈的某些区域振动较大。对振动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加速度采集的信号是随机的,其振动信号副值接近正态分布,但是一旦产生故障,如剥落、点蚀坑、压痕、擦伤等,就会引起冲击,较大的振动幅值信号就会增加,在概率密度上表现出其幅度正态分布广、分布两边尾巴翘起的现象。通过对加速度信号的分析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如图3、图4 所示。

利用对振动的时域特征对回转支承的故障预测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许多学者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对故障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发现振动信号的概率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说明该回转支承存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计算两个方向振动信号相应的时域特征值,如表1 所示。按照滚动轴承判定标准,峰值因子大于1.5 时,可?认为轴承出现故障。对于正态分布而言峭度系数为3,当存在故障时,振动副值较大信号的概率密度增加,导致信号副值分布偏离正态分布,故障越严重其偏离程度越大,如果峭度系数大于8,则认为设备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故障。由表1 ?据可知,该回转支承存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2 回转支承拆机验证

对故障的回转支承进行拆解,通过对拆解后的回转支承进行现场拆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