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6日 09:04:23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8
杨金福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一、引言
机遇与挑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更是与时俱进的话题。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发现问题就是面对机遇,解决问题就是迎接挑战。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劳动过程的特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创造*的生产工具,不断地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席在八十多年前说的这段话,用十分接地气的语言阐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生产工具的*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
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机器时代、电气时代、自动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一路走来,人们的生活因生产工具的更新而丰富多彩,社会的发展因专用装备的进步而日新月异。
同理,对于轴承行业,为了发展满足国计民生需要的轴承,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用装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否则,轴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二、专用装备在我国轴承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轴承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轴承专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的历史。
五十年代,轴承技术处于仿苏阶段,工艺落后。车加工采用老式皮带车床,内径定程磨削,沟道摇摆磨削,装配手工操作。轴承加工效率低,尺寸精度差。
六 、七十年代,半自动设备开始出现,电磁无心夹具得到推广, 主动测量技术开始萌芽。轴承的加工效率不断提升。
上世纪末,变频器取代发电机组,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电感测量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轴承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精密轴承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跃上了新的台阶。
进入新世纪,轴承磨超自动线相对成熟,在线自动检测,机外反馈补偿成为标配,轴承装配自动线被广泛采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轴承产能的增加易如反掌,增加一条自动生产线就可以扩充过去一个车间的产能。各种类型的轴承制造企业应运而生,轴承产业集聚区蓬勃兴起,我国已成为轴承制造大国。
“十三五”期间,数字化的应用进入人们的视野,机器人不仅应用于轴承锻造上料,而且可以控制多台机床的加工、参与大型轴承装配线的操作。轴承的全参数测量,质量管理的监测与实时统计等内容渗透到生产加工机台,从磨削到装配的无缝衔接使轴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加工产品,人们关注的目光逐步由精度的提高转向性能的提升,轴承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轴承专用装备在我国轴承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必将在新时代迈向轴承强国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轴承行业高质量发展给专用装备带来的新要求
1、需要补齐的发展短板
新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补齐发展短板。
按照轴承行业“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制约我国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三大短板和弱项,即轴承钢质量水平、轴承工艺装备技术质量水平和轴承滚子技术质量水平。补齐这三大短板,是实现我国轴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其中轴承滚子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与轴承装备密不可分,因此这三大短板中,轴承装备,举足轻重。这一任务切切实实地摆在全行业的面前,这既是轴承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专用装备领域遇到的新课题,也是轴承装备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的新挑战。
2、轴承工艺装备发展的目标
按照为我国轴承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一总要求,全国轴承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轴承专用装备发展目标:
(1)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性能和性能稳定性、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加工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达到*水平。
(2)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加工轴承、重大装备轴承和高精度高性能轴承的要求。
(3)立足自主创新,关键轴承专用装备国产化率达80%以上。
(4)节能减排降耗,绿色低碳制造。
这个目标不仅总体方向明确,而且各项内容主次分明,递进关系清晰。
首先,要找准着力点:三性(“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性能和性能稳定性”、“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两化(自动化、智能化)达到*水平。这既是一个宏观要求,也是一个具体标准。就是我们的产品要和对标。对于一个设备不仅要追求功能,更要讲究性能。没有性能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就不会得到用户的信赖。就不能承担起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找准这个着力点,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要抓住落脚点:轴承装备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加工轴承、重大装备轴承和高精度高性能轴承的要求。这是我们工作的目的所在,是落脚点。一切措施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离开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