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生料立磨系统轴承及测温传感器几起故障浅析

2023年08月16日 11:28:50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68

分享:

谢文虎 王林

(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引言

某公司生料磨为HRM3400E立式辊磨,电机型号为YRKK710-6,中间用联轴器连接(图1),减速机、电机和磨辊轴承润滑采用独立油站供油。2010年3月装机运行至今,先后发生过电机尾端轴承温度高、磨辊轴承损坏、磨辊轴承测温传感器无数据等故障。本文对这几起故障进行剖析,以供参考。

图1 减速机、电机连接简图

01 生料磨因电机尾端轴承温度高造成停机故障

1.1 事故经过

2016年9月23日晚20:30分,生料中控操作员发现立磨电机尾端轴承温度由42℃开始迅速上升,中控操作员通知岗位人员检查,岗位人员检查发现电机尾端轴承温度高,5min后达至1165℃的报警值并很快达到70℃跳停值,立磨跳停。

1.2 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

立磨跳停后电机尾端轴承温度逐渐降低,岗位人员检查电机油站及辅助设备,未发现异常。由于电机油站用同一主管供油电站头尾端轴承,供油管径50mm,头端轴承温度稳定且回油流畅,可以排除供油管道堵塞原因。检查尾端供油管道发现进出口管道通畅无堵塞现象。电机尾端轴承温度高原因不明,待温度降到40℃时,部门决定重新开机运行,电机尾端轴承温度又迅速升高,岗位和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经验感觉电机振动较正常时略有加强,测振仪监测后发现,电机头端为2.34mm/s,尾端为4.16mm/s,较正常运行分别增加0.53mm/s和1.19mm/s。减速机振动较正常时增加0.68mm/s。岗位人员检查联轴器,在紧固联轴器连接螺栓时发现,靠减速机端联轴器连接螺栓有2套已断裂但未从联轴器内脱离,所以不易发现。重新安装并紧固连接螺栓后开机运行,电机温度正常。由此断定此次故障是因减速机与电机中间的联轴器连接螺栓断裂造成电机和减速机不对中引起。

02 立磨磨辊轴承损坏

2.1 事故经过

2016年3~10月累计发生磨辊轴承故障四次,拆装磨辊轴承发现,所有故障均为磨辊后端轴承(靠磨辊摇臂)损坏引起的故障,更换轴承共计8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且严重影响公司水泥窑煅烧。轴承更换程序复杂,工作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加大。

2.2 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

公司生料磨于2010年3月运行以来,磨辊轴承润滑管路未做过改动,经过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查勘、翻阅说明书和图纸发现:(1)磨辊稀油站至磨辊进出油管接反(图2、3)。图纸规定为低进高出,而现场实际为高进低处。油管接反会造成磨辊内部润滑油面高度无法保证在理论要求高度250mm~300mm之间,因此分析认为磨辊轴承存在润滑不良现象。(2)岗位人员操作存在不确定性、可靠性差。磨辊稀油站供油后由于磨辊密封不好,润滑油起不到润滑作用反而被磨内负压将润滑油吸走。另外磨辊存在漏油现象,所以岗位人员在现场手动操作对磨辊轴承间断性供油润滑(约20分钟/班)。(3)由于磨机工作时产生振动,易导致磨辊回油管接头出现松动漏气,回油泵吸油负压随之变低,影响吸油能力从而导致漏油现象发生且回油管接头较多,个别接头处润滑油有渗漏现象。

图2 磨辊轴承油管布置

图3 现场实际进出口接反

针对以上原因,公司对磨辊进出油管位置进行了改动并利用检修处理好磨辊密封,减少回油管接头数且对原接头更换密封圈,重新对每个接头紧固,恢复磨辊稀油站正常工作,控制供回油压力到合理位置。

03 立磨磨辊轴承测温传感器故障造成立磨停机

3.1 事故经过

2012年4月8日23:40,生料立磨3号磨辊轴承测温传感器无数据,使立磨跳停。

3.2 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

岗位人员办理好各类审批手续并停电锁控后组织维修人员进入磨内检查发现,设备跳停原因是由于磨辊轴承传感器保护管套焊接在轴承压板上,立磨振动使传感器保护管套焊接处开裂后振动,保护管套边缘切断传感器线,从而引起设备跳停。鉴于3号磨辊轴承传感器保护管套焊接处开裂,为了保证其它辊传感器安全运行,维修人员利用此次停机机会重新将所有磨辊轴承传感器保护管套焊接牢靠并利用设备计划检修时经常检查,立磨运行至今再无因?辊轴承测温传感器切断引起设备停机故障。

04 结束语

个案例的经验是: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快速解决设备故障。例如此次事故不能只从电机轴承、油管和油站上查找故障,还要考虑振动引起温度升高。二要加强减速机和电机之间联轴器连接螺栓的日常紧固检查,以及时发现联轴器连接螺栓是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