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回转窑托轮温度升高的解决措施

2023年08月17日 10:51:58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6

分享:

蓝日臣

广西华宏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某公司ф3.2m×50m、1000t/d熟料生产线于1996年1月建成投产,该条生产线是我国引进、消化国外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建造的第三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所用的技术是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起步阶段的技术,技术成熟度不高。生产线投入运行之初,熟料产量仅为900t/d左右,经多次改造后,产量达到1350/d左右,能耗大幅下降。2015年4月起,回转窑Ⅱ档4号托轮温度急剧上升,用手执测温仪测温已>110℃,不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为此,通过循环更换新润滑油、降低转速、减少投料量、微调托轮受力来确保回转窑运行。这样处理后,托轮温度恢复正常,但6月份时,该轴瓦温度又急剧升高,采取以上措施后,温度恢复正常,但不稳定,反反复复。为了确保回转窑长期稳定运行,6月底,利用生料磨滚动轴承故障停窑机会对其检查修复,经过这次检修恢复生产后,轴瓦温度恢复正常,生产至今,没有再出现温度超高现象。

01 问题排查

停窑前,组织技术人员对三个档的托轮全部进行压铅丝检查,分析各档托轮受力情况。由于该回转窑没有液压档轮,窑的上下窜均靠三个档托轮的合理受力来完成,通过压铅丝后发现,三个档只有Ⅲ档受力符合要求,Ⅱ档开“大八字”,Ⅰ档两个托轮轴线与窑的中心线平等,基本不受力(如图1所示)。由于8号轴瓦多次出现超高温度,为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6月底,利用生料磨滚动轴承故障停窑机会对其检查修复。

图1 停窑检修前各档托轮受力

1.1 检查托轮受力情况

自2006年7月更换了Ⅰ、Ⅱ档间一节筒体后,又对窑托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调整。几年来,回转窑一直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期间虽偶有托轮轴瓦温度超高现象,但稍作调整后即恢复正常。由于多次微调节,各档受力不均,窑很难上窜,借用辅助材料使其上窜后不到2h,8号轴瓦温度就有上升趋势,只能下窜。从压铅丝数值来看,Ⅱ档明显开有“大八字”,Ⅰ档不受力,Ⅲ档受力均匀良好。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停窑检修前各档托轮铅丝受力分布图

从图2数据及铅丝形状看,只有Ⅲ档受力合理,Ⅱ档8号瓦轴受力Z大,出现“大八字”,Ⅰ档基本不受力,两托轮轴线与窑中心线基本平行(表中数据是每条铅丝中间及两端测量值)

1.2 各托轮推力瓦检查

对各档推力瓦进行检查,调窑上窜时,Ⅲ档11号、12号上推力瓦接触良好。Ⅱ档7号上推力瓦接触良好、8号受力大,有明显的凹痕。Ⅰ档3号、4号上推力瓦未接触轴瓦端面。初步判断是8号推力瓦与轴瓦端面接触力过大发热而导致该处温升过快。

1.3 检查窑的椭圆度

2015年5月,外请专家测量回转窑椭圆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在Ⅰ、Ⅱ、Ⅲ档靠近轮带两侧适当距离的网周方向相隔120°各取A、B、C三个点,用专用测量仪测取三个数据,数值如图3所示,测点分布图如图4所示。

图3 停窑前回转窑椭圆度测量值

图4 椭圆度测点分布图

从测量数据来看,Ⅰ、Ⅱ档轮带两侧位置的窑筒体椭圆度数值很高,超过了1/10窑直径(窑直径是ф3.2m)。Ⅰ档轮带滑移量很高,超过了控制值10~20mm/r、Z大≯25mm的范围。

02 处理措施

针对停窑前对同转窑检查及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利用9月份停机换砖时机对窑托轮轴瓦、轮带间隙及各托轮受力分布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2.1 研刮轴瓦及调整三个档托轮受力

大修期间,对Ⅱ档的6号、8号托轮轴瓦进行研刮,使之符合技术要求,并重新调整各梢托轮受力,消除Ⅱ档“大八字”,使Ⅰ档正常受力,把窑的受力均匀分布到三个档的托轮上(如图5所示)。

图5 检修调整后各档托轮受力图

2.2 更换润滑油

检修完后,对所有托轮润滑油进行更换,并加装了各轴瓦温度监控测点,温度变化直接在中控显示反馈并设置了高温报警装置。

2.3 对三个档轮带间隙进行调整

利用冷窑期间,测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