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食品企业润滑管理常见问题

2023年08月27日 08:57:54      来源:浙江弘安传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0

分享:

文章来源于质安选,作者悦孜咨询-悦太睿

设备润滑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地进行设备的润滑保养是食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是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合理地做好润滑管理,才能做到减少食品设备的磨损从而延长设备寿命,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控制管理成本并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笔者根据多年的精益生产管理经验,列举了食品企业润滑管理存在的常见的问题,有的给出了简单的改善方向,具体细化的对策和改善方案将会在以后的推文中跟大家分享。

一、食品工厂润滑管理的3个关键环节

1.润滑油的选择和批准

很多企业滑油选择和批准没有程序和标准,就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油品质量问题 | 油品的质量是润滑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点,油品的好坏,直接影响润滑的效果和Z终结果,在换油过程中,如果使用出现劣质油或者过期油的现象,很可能会直接导致润滑处理失效。比如采购人员在采购润滑油的过程中为了节省采购成本甚至是想从中获利,从而购买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润滑油,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着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用非食品级润滑油代替食品级润滑油 | 这种情况在很多的食品工厂都存在,这类工厂没有进行润滑危害分析,没有找出应该使用食品级润滑油的润滑点,包括输送裸露食品的运输带和搅拌罐上的轴承、各类密封、链条、空压机、冷冻压缩机、齿轮箱、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等的用油,这些情况都应该使用食品级润滑油。而一些企业因为不了解要求,或为了短期的成本考虑,使用了非食品级润滑油,从而大大增加了食品污染的风险。

采购润滑油没有索证索票 | 食品级润滑油的生产和供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但一些厂家为了成本考虑或是信息不通畅,购买的润滑油没NSF或其他食品级认证,没有相应的资质,这样虽然花了大价钱,但不一定是合格的食品级润滑油。笔者也曾今遇到有朋友买的润滑油包装上的NSF代码与对方提供的资质上的代码不一样的情况,这个有可能是的产品。

2. 润滑油的贮存

在我们遇到的很多工厂中,润滑油的保管都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敞口保管、露天存放、和非食品级润滑油在一起存放、没有标签、润滑油过期等情况,造成润滑油受到污染、氧化、酸值增加、粘度变化、被乳化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3. 润滑油的使用

润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是目前食品企业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小规模的食品企业当中。目前大型食品企业一般都有专业的润滑管理人员并建立了一整套的润滑管理制度,建立专业的润滑管理制度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遵照执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润滑油,保证食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在大部分的中小食品企业当中注重食品设备的维修工作而忽视其润滑管理工作。润滑管理缺乏专职人员,润滑油的使用往往比较混乱,同时油量的使用不科学导致油品加速变质。

不该润滑的进行润滑 | 比如现在使用的一些气缸,润滑部位在出厂时已经加了半固体润滑脂,在正常情况下是免润滑的。如果我们按一般气缸对待进行润滑,反而会把已有的润滑脂破坏,造成浪费。

较长时间不更换和补充润滑油 | 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下降或改变,随着油质的下降,如不及时更换润滑油,润滑性不佳,容易造成高温现象;使用多少时间后需要更换润滑油,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于本身的氧化以及使用过程中外来因素影响会逐渐变质,极易造成磨损事故。必须适时更换,切忌让润滑油超过油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基础油减少,或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消耗,致使润滑油量不够,导致润滑失效,造成机械的严重磨损,必须定期补充润滑油,以满足部件的润滑要求。

润滑工具管理不足 | 一些工厂,润滑工具只有两只,一只润滑油壶加所有的润滑油,一只黄油枪加所有的润滑脂。这样造成了润滑油之前的交叉污染,降低了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如果食品级和非食品级的交叉使用,还会导致食品污染安全事故。

个别设备换油时不够认真 | 部分人员在进行检修时,因为自身工作时间长,在岗经验丰富,换油的过程之中注重个人的经验,而忽略了实际观察的重要性,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留下安全的隐患。此外,由于部分检修人员在换油时的清理工作不够到位和认真?导致油箱的底部油泥存在问题严重,换油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进行补油的过程之中因为错误的使用油的品种导致出现了混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的运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换油时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才会产生的,保证自身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想要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

在某些时候,因为有些工作人员对于油的品质重要性本身不够了解,对?油的种类也不够清楚,导致在选用油的时候出现了偏差,而在检查的过程之中又很难发现问题的所在,同时,在对油进行检测的过程之中,仅凭外观来对油的质量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内在的检测,没有真正的相关技术来对油是否达标进行鉴定。

二、润滑管理常见的5个误区

1. 润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