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测量抑制干扰的4个方面

2025年02月17日 08:48:35      来源:武汉市合众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8

分享:

由于电缆局部放电测量系统仪器仪表灵敏度,试验电压高,试验室占据空间大,其干扰抑制难度极大,因此,在设计、安装和试验过程中,应有效采取措施抑制干扰对测量的影响。抑制措施很多,但应根据几种干扰来源与途径以及局部放电测量系统特点,采用合理有效方法,从电源、空间、接地和测量系统内部等四个方面抑制干扰影响,并为局部放电测量提供良好的背景条件。

电源方面

提高放电测量的准确性必须提高电源质量,电源质量好坏与其连接的电网关系密切,电源线是电网干扰传入用电设备产生的干扰传到电网的主要途径,电源电压不稳,正弦波变形是由于线路存在高次谐波,用电设备是高次谐波产生的主要来源,电网中大功率设备多,各种电气开关通、断频繁,所产生的高次谐波量很大,电源质量必然较差。

因此,就对电源采取下列措施:

(1)尽可能使用独立的供电系统,独立使用电源变压器和配电设施。试验供电尽可能不使用厂区电网作电源,电缆企业内,挤塑机、拉丝机、交联机等大功率设备很多,其工作时大量产生高次谐波,而企业外大电网的电源质量普遍较好。

(2)配电设施到试验区应采用专用电缆连接,长度为150m~200m,电缆采用两芯分相铜带屏蔽,另加电焊机线作为接地。这有利于高次谐波的衰减和抑制电源输送过程再次受到电磁辐射干扰。

(3)电源进入试验区前,应采用双屏蔽隔离变压器,将供电回路与试验回路隔离开,也可隔离部分高频干扰。

(4)隔离变压器后连接低通电压滤波器,截止频率应尽可能低,选择性地阻拦和分流高次谐波,又能使交流频率的电源顺利通过。它还有利于交流电压状态稳定。

(5)控制、测量回路和照明的供电,应与高压用电的供电分开,使用独立线路,其进入试验仪器前也应进行上述处理。

局部放电测试系统

空间方面

空间是电磁辐射传播途径之一,屏蔽是抑制电磁辐射干扰方法,同时,电缆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应远离电磁辐射干扰源

(1)电缆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安装选址应尽量避开干扰源,远离如高压输电线路等强电磁干扰,在电缆企业内,更应避开挤塑机、拉丝机等大功率设备。
(2)建造屏蔽室,是抑制空间电磁辐射方法。由于试样电缆试验时极易接收空间电磁辐射,因此,屏蔽室建造质量关系重大。建造时,采用的钢板厚度应为2mm及以上,焊接密闭程度要好,应采用无缝焊接,出入屏蔽室的门应尽量少,关闭时应不留间隙或钢板遮盖间隙,电源导线入口应双层屏蔽处理,低通电压滤波器应单独屏蔽,并以屏蔽室的某面墙作为低压滤波器屏蔽的一面,滤波后的电源从这面墙引入试验设备。同时,所建造屏蔽室空间应足够试验使用。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作为测量系统与外部连接的又一通道,是外部干扰传入测量系统又一途径,它也是各种干扰在屏蔽或设备金属外壳产生静电向大地排放的通道,且关系试验安全,其制作十分重要。

(1)采用独立的接地系统,不与企业内电网接地或其它接地网共用接地。防止其它接地网的干扰通过接地系统引入屏蔽室和测量系统。

(2)测量系统中,接地系统既是接地线,又是整个测量系统的低压端,接地系统通过的电流较大,为了减少接地引起的电压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接地系统制作应尽可能般要求在1Ω以下,且应小于周围接地网电阻。

(3)测量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屏蔽室坐落与大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的绝缘地坪上,除单根专用接地棒外,测量系统没有与大地连接的其它通道。多点接地形成的循环回路受电磁干扰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进入屏蔽或测量会形成新的电磁干扰,单点接地可以限度抑制大地这一不良导体干扰的影响,同时,系统屏蔽和内部各设备连接到接地,也应遵循单点接地的原则。

测量系统内部

测量系统内形成的干扰对电缆局部放电测量直接,应十分重视。

(1)测量系统使用的设备和导线应有足够绝缘强度,变压器绕组用漆包线绝缘等级应有足够高,防止设备内部和测量系统电晕或放电,调压设备的变压过程应采用低火花设计,并采用铁制屏蔽外壳。同时高压输出前应滤波,抑制前端设备的电晕、火花或其它干扰的影响。高压滤波器一般设计成T型或TT型,也可以工型,但必须有效,它的阻塞频率应与局部放电检测仪的频带相匹配。

(2)测量系统安装时,设备间应保持较好间隔距离,试样电缆安装和放置空间应足够大,防止电晕发生,设备之间和接地系统等每一处导线连接都应牢固可靠,防止接触不良产生放电或火花。

(3)试验时,试样应离地,试样电缆与高压连接端头和另一端头都应采用邝电晕出现的试验终端,如试验终端使用变压器油的,应经常烘烤去除油中水分,保持足够绝缘。应避免屏蔽室内局部放电测量系统与加热循环设备或冲击电压设备等同时开机使用,防止内部产生电磁辐射干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美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美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