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镀膜工艺中的镀膜界表面预处理是为了什么?

2025年03月31日 09:04:46      来源:新铂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4

分享:

我们都知道纳米颗粒由于具有大的表面能,拥有自聚集效应。在一个平坦的表面,表面堆积一层纳米颗粒,随着温度的上升,一般可能会出现纳米颗粒之间的聚集和相互作用。而后才与平坦表面发生作用。经典测试表明,金属之间的互扩散需要达到材料熔点的80%。

镀膜工艺

从这个角度上讲,平坦的表面对于膜层结合是不利的。

如果基体是超平滑的,基体对沉积粒子的吸引力一定会小。如果是基体有一定的表面微观凹凸,形成一定的纳米颗粒状,对于沉积的粒子则具有纳米粒子“互溶”的效应。对于结合力提高是有利的。

因此从界面控制的角度,利用金属和惰性气体粒子将表面活化,露出新鲜表面,并形成一定的表面纳米结构。此时将合适能量的沉积粒子导入,在微观上形成“互溶”效应,对于界面控制和膜层结合力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已经有结果表明了这一点。

镀膜工艺


综合来看,我们对于表面的离子清洗或轰击,要给予更深层次的理解:新鲜表面暴露,赋予表面一定的缺陷能量、合适的表面结构,合适的沉积粒子能量和种类,以形成表面“互溶”效应。具有纳米结构的新鲜表面尽量减少被钝化的时间,这一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需要注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美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美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