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及工业废气产生情况介绍

2025年04月05日 09:59:08      来源:山东本蓝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

分享:

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及工业废气产生情况介绍
 
1纺织工业环境概况
1.1概述
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看,纺织工业是一个高耗能产业,其排放量极***纺织废气和许多生产环节。以某***型纺织企业为例,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之中的排放环节和排放量的确认。
 
1.2示例企业及项目概况
1998年9月成立企业,员工将近6000人,总面积30万平方米。是一家集纺织、印染、织造、之后整理为一体的***型家纺企业。企业新建项目为“家纺产业园项目”,生产规模10万锭棉纺、300台毛巾织机及设施设备,年产量9340万台。
 
2。本工程废气排放环节及排放量
2.1工艺流程及废气排放环节
2.1.1纺纱工序
A.清梳联装置:该工序主要包括开、清朝、混、梳理四个步骤,由清梳联装置的一套设备完成。清梳联的主要设备有往复式棉抓取机、重量分离器、单轴流开关器、多仓混合器、主除杂器和梳棉机。
 
b、 条辊:将梳棉机出口的条辊组合并条,提高小辊的纤维平直度和均匀度,使小辊的重量和长度达到规定值,保证小辊边缘的平整度符合要求。
 
c、 精梳:由于原棉纤维经棉卷之后存在油污、棉结、纤维疵点等问题,需进入精梳机进行除杂,除杂后的棉卷进一步将纤维分离,长度不合格的长纤维进一步去除,从而提高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平直度,精梳之后的棉条***终被拉至**厚,棉纤维的平行度提高平直度。
 
d、 拉丝:将多条精梳之后的棉条进行组合,以改善棉条长度和断片的不规则性;然之后将棉条拉丝至规定重量,进一步提高纤维的直线度和平行度;利用组合拉丝,进一步将有所不同标记、有所不同加工的棉条均匀混合;***终,使条子成型不错,整洁。托盘放在条子桶之中,以便之后加工。
 
e、 粗纱:将成熟期的棉条均匀拉伸、变薄,使纤维进一步拉直、平行,然后对拉丝的棉条进行合适的捻度,使棉条具有**强度,便于粗纱在细纱机之上卷绕和退绕。
 
f、 纺纱:将粗纱拉至所需细度,使纤维顺直、平行;将棉条回捻成具有**捻度和**强度的纺纱线;将捻度的纱线缠绕在筒管之上;使**尺寸和形状的筒纱便于搬运和后续加工。
 
g、 卷绕:将筒纱(线)卷绕成小容量、成型不错的包装,密度**;**纱之上有一定的缺陷和杂质,以提高成纱质量。
 
该工艺的主要废气产生环节是梳理过程之中的棉尘排放,粗纱、纺纱段的棉尘排放。
 
2.1.2织造工艺
A.卷绕:在卷绕机之上将松卷改为一般卷绕。
 
b、 倍捻:将部分干松管与原纱经倍捻机合股,再经加捻机捻制而成。
 
c、 上浆和烘干:有些生丝在整经后需要用自动上浆机进行上浆和烘干。
 
d翘曲: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经纱的数量和长度从卷筒之中引出,形成一段纱线,使经纱具有对称的张力,并密切地缠绕在翘曲轴之上,从而为织造轴的形成作初步准备。
 
e、 织布:用箭织机和提花机织布。
 
f、 剪毛:一些高档毛巾需要对毛圈的表面进行剪毛,使织物表面覆盖平整的棉绒,使其比一般毛巾具有更弱的吸湿性和柔软性。
 
该工艺的主要废气产生环节是织造棉尘的排放、割绒棉尘的排放和织造废纱的排放。
 
2.2废气排放
纺纱车间将产生**量的棉尘(飞花),主要来自梳理粗纱、纺纱和卷绕工段。清梳联棉尘产量约46.9ta,经fd510布袋除尘器处理之后排放。除尘器风量6900 m3h,除尘效率99%超过,棉尘排放浓度8mgm3,排放量0.47ta,排放高度15m;粗纱、纺纱工段棉尘产量187.5ta,该部分棉尘由纺纱设备的风机、抽风机回收,过滤器、风机除尘效率97%超过,棉尘排放量5.6ta,由车间出风口无组织排放。
 
在织造过程之中,卷绕、并线、捻线、织造段也会产生**量的棉尘(G3),为29.3ta,这部分棉尘由设备自带的风机、抽风机循环过滤。风机、抽风机综合收尘效率90%超过,棉尘排放量2.9ta,由车间出风口无组织排放。
 
羊绒切割工段有**羊绒棉粉尘(G4),为439.6ta,经fd230布袋除尘器处理之后排放。除尘器风量5400m3h,除尘效率99%超过,棉尘排放浓度97mgm3,排放量4.4ta,排放高度15m。
纺织工业废气主要成分为棉尘(粉尘),粉尘排放量小,排放环节余。在纺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之中,要高度重视粉尘的产生,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废气排放达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