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

2025年04月13日 09:48:04      来源:深圳市国宇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

分享:

一 ATIS系统的目标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的目标是在所有机车、货车上安装电子标签(TAG);在所有区段站、编组站、大型货运站和分界站安置地面识别设备(AEI);对运行的列车及车辆信息进行准确地识别;经计算机处理后为TMIS(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提供列车、车辆、集装箱实时追踪管理所需的准确的、实时的基础信息;为分界站货车的精确统计提供保证;为红外轴温探测系统提供车次、车号的准确信息;还可实现部、局、分局、车站各级现在车的实时管理、车流的精确统计和实时调整等。从而建立一个铁路列车车次,机车和货车号码、标识、属性和位置等信息的计算机自动报告采集系统。

二  ATIS系统的关键技术

1.ATIS系统的主要构成

(1)货车/机车电子标签(TAG)。安装在机车、货车底部的中梁上,由微带天线、虚拟电源、反射调制器、编码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每个电子标签相当于每辆车的“”。

(2)地面识别系统(AEI)。由安装在轨道间的地面天线、车轮传感器及安装在探测机房的RF微波射频装置、读出计算机(工控机)等组成。对运行的列车及车辆进行准确的识别。

(3)集中管理系统(CPS)。车站主机房配置专门的计算机,把工控机传送来的信息通过集中管理系统(CPS)进行处理、存储和转发。

(4)数据库管理系统。全路标签编程站的总指挥部。把标签编程站申请的每批车号与车号数据库进行核对,对重车号则重新分配新车号。再向标签编程站返回批复的车号信息。即集中统一地处理、分配和批复车号信息,同时又是一个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中心。好比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2. ATIS系统实现的几个主要技术关键

2.1 信息处理的技术关键-----CPS多线程多目标存储转发技术

   如何高效充分地利用车号地面识别系统采集到的信息,并与铁路TMIS系统友好接口并交换信息,最终使基础信息高效的共享?集中管理系统(CPS)是实现此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接口环节。

   CPS具有多线程多目标存储转发机制的特点。可以同时向多个目标发送报文,具有较高的发送效率;CPS转发程序具有准确无误、不丢失报文的特点,有一定的实时性,是一个存储转发装置。当CPS收到AEI报文时,转发程序立刻向各个预定义目标发送报文,如果此时到达某个目标的网络线路不通,转发程序会把未成功发送的报文存储起来,等线路通时,转发程序自动把以前未成功发送的报文发送出去。应用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CPS应用模式

   转发程序的文件传输基于TCP/IP协议。高层传输协议使用FTP协议或CPS自定义协议。对于主机操作系统如UNIX、VMS、OS/2 、WINDOWNS NT等具有FTP服务程序的操作系统,使用FTP协议传输报文;对WINDOWD95、WINDOWS98不带FTP服务程序的操作系统,在其上安装转发系统配备的CPS报文接收程序,使用CPS自定义协议传输报文文件。CPS转发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中一项重要的软件工程。

 

2.2 地面识别系统(AEI)的工作步骤

 

   当列车即将进站时,列车的个轮子压过开机磁钢时开始计数,大于等于6次时开启微波射频装置(RF),微波射频装置在没有列车通过时保持关闭状态。微波射频装置开启后,安装在轨道的地面天线开始工作,向急弛而过的列车的每辆车的底部的无源电子标签发射微波载波信号,为标签提供能量使其开始工作;首先标签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将标签内信息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通过调制器控制微带天线,开始向地面反射信息;地面天线立即接收反射回的标签内信息,并传送到铁路旁的探测机房;由机房内无人值守的地面读出计算机(工控机)将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和判别;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送入车站机房的CPS集中管理系统。当列车的辆车的轮子压过关门磁钢后,关闭射频装置(RF)。CPS系统对多台地面识别设备进行管理,按照铁路TMIS的通信协议规程,将识别后的信息向铁路TMIS等系统传送,即有目的的存储转发。地面识别系统(AEI)工作程序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地面识别系统(AEI)工作程序模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