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自身因素
滚筒结构影响显著。滚筒直径和长度需依据物料性质与处理量确定,过大可能致筛分不均。筛孔形状和尺寸要适配物料粒度,影响筛分精度与处理量。筛网材质关乎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筛分效率,金属丝网和聚氨酯筛网各有优劣,需按物料特性和环境选择。驱动方式方面,驱动电机功率要匹配滚筒尺寸、处理量和物料性质,传动方式的稳定性和精度也对筛分效果有作用,如齿轮传动较精准,皮带传动则具一定缓冲性。
二、物料特性因素
物料粒度组成差异大时,筛分难度增加,易出现小颗粒被大颗粒包裹阻碍透筛的情况。湿度高或粘性强的物料易粘附筛网致堵塞,降低筛分效率,对这类物料可能需采取加热、添加助滤剂等措施改善。物料的密度不同,在滚筒内的运动轨迹和分层情况也不同,密度大的物料更难翻滚和透筛,需调整滚筒参数如转速、倾角等以优化筛分效果。
三、操作条件因素
进料量控制至关重要,进料过多会使物料在滚筒内堆积,无法充分筛分,降低精度和效率;进料过少则可能影响生产效率。滚筒转速需合理设置,转速过快物料可能来不及筛分就排出,转速过慢则物料翻滚不充分。此外,滚筒的倾斜角度也会影响物料的筛分时间和运动速度,合适的倾角应根据物料性质和筛分要求确定,一般在 1° - 10° 之间调整,通过综合调整这些操作条件,可提升滚筒筛的筛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