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简述加工中心加工产品技巧

2025年04月25日 08:24:17      来源:深圳市奥德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0

分享:

加工中心可加工复杂形状、要求精度高的工件,因为精度高、形面复杂,所以在加工过程要求高,在保证了工件生产的质量,效益也要保证。数控加工中心在加工产品时都要哪些讲究呢?


加工中心产品加工技巧


1、编程技巧


数控加工中心核心在于数控系统的驱动可以满足各种工艺加工,加工产品精度高,因此,在加工精度要求高产品时,在编程时要充分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加工顺序,二是参数,如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


加工顺序一般为:

先钻孔,后平端。这样可以防止钻孔时缩料;

先粗加工,后细加工;

先加工公差大的最后加工公差小的。


根据材料硬度,我们再选择合理的转速、进给量及切深:碳钢材料选择高转速,高进给量,大切深。硬质合金选择低转速、低进给量、小切深。钛合金选择低转速、高进给量、小切深。


加工中心加工产品对刀


2、对刀技巧


在编程完成好,就是刀具的精度加工了,要做好刀具精度对准,在对刀分为对刀仪对刀、直接对刀两种,以直接对刀方法讨论对刀技巧。


先选择零件右端面中心为对刀点,并设为零点,机床回原点后,每一把需要用到的刀具都以零件右端面中心为零点对刀;刀具接触到右端面输入Z0点击测量,刀具的刀补值里面就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表示Z轴对刀对好了,X对刀为试切对刀,用刀具车零件外圆少些,测量被车外圆数值(如x为20mm)输入x20,点击测量,刀补值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时x轴也对好了。这种对刀方法,就算机床断电,来电重启后仍然不会改变对刀值,可适用于大批量长时间生产同一零件,其间关闭车床也不需要重新对刀。


3、调试技巧


零件在编完程序,对好刀后需要进行试切调试,为了防止程序上出现错误和对刀的失误,造成撞机事故,我们应该行空行程模拟加工,在机床的座标系里面对刀具向右整体平移零件总长的2-3倍;然后开始模拟加工,模拟加工完成以后确认程序及对刀无误,再开始对零件进行加工,零件加工完成后,先自检,确认合格,再找品质人员检查,经过品质人员确认合格后这才表示调试结束。


4、防止撞刀技巧


加工中心撞刀对设备的精度是很大的损害,对于不同类型机床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对于刚性不强的机床影响较大。所以对于高精度加工中心来说,碰撞要杜绝,只要操作者细心和掌握一定的防碰撞的方法,碰撞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撞刀的原因只要有三个:


一是对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

二是对工件的尺寸和其他相关的几何尺寸输入错误以及工件的初始位置定位错误;

三是加工中心的工件坐标系设置错误,或者机床零点在加工过程中被重置,而产生变化,机床碰撞大多发生在机床快速移动过程中,这时候发生的碰撞的危害也,应避免。


5、切削液选择技巧


切削液目的是润滑、清洗、防锈和冷却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切削液种类有很多:常用切削液有半合成切削液、全合成切削液、油性切削液,其中水溶液的冷却,极压切削液的润滑。由于切削液的种类很多,性能差异较大,选择什么切削液显得很重要。


铸铁加工:TF-2301是一种新型的铸铁防锈切削液,防锈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冷却、清洗、润滑性能,主要用于铸铁、磁性材料和钢铁的机加工和防锈,不含等有毒有害物质。


钢件加工:TF-HGS113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通用型切削液,不含等有毒有害物质,适用于钢铁、铜铝等多种材料的机加工润滑和冷却,还可用于钛合金、不锈钢 、合金钢、玻璃陶瓷的机加工润滑和冷却。


铝镁合金加工:TF-204主要用于铝镁等有色金属机加工的润滑和冷却,特别适合铝合金、铝镁合金、镁合金加工,也可用于铜、黑色金属的机加工。


难加工的材质:TF-211B可代替极压合成切削液和乳化油用于黑色金属重负荷加工的润滑和冷却,特别适合不锈钢、合金钢、耐热钢等难加工材料加工,也可用于黑色有色金属精密加工润滑和冷却。


最后,产品零件试切调试完成之后,在进行成批生产之后,要对加工零件复检,的合格并不等于整批零件就会合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加工材料的不同会使刀具产生磨损,加工材料软,刀具磨损就小,加工材料硬,刀具磨损快,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勤量勤检,及时增加和减少刀补值,保证零件的合格。


以上就是在加工中心加工产品过程的建议简述,在生产过程要随时跟进进度,调整生产工艺,满足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