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科研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案

2025年04月29日 09:09:43      来源:深圳市水天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0

分享:

科研实验室废水处理要比生活废水困难很多,我们公司根据多年废水处理经验,整理给出了以下科研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案,供大家参考。
在科研实验室中,化学废液的量大且成分复杂。 它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性质,例如腐蚀性,有毒,易燃,反应性,传染性。 威胁,专业公司要承担更高的成本。 基于合理处理实验室化学废水的目的,分析了科研实验室废水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个体收集方法和处理原理。 对于一般的实验室废水,我们提出了酸性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铜,锌等金属离子废水,有机溶剂等。 我们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管理和适当处理的建议。
编制目的:
对废水处理站工艺单体进行详细优化设计,并提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据此编制投资估算。
编制依据:
1.参考同类型的实验楼废水水质水量资料;
2.废水处理后的出水指标按《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中一级标准执行;
3.工程设计执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6.多年来从事同类型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成功经验。
编制原则:
1.生产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废水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采取近远期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为工程方案的尽早实施,为废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4.采用高效节能,简便易行的处理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设备选型做到合理、可靠、。
6.按现行有关规定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
处理工艺:
工艺的选择
对本项目此类废水的处理,我单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已掌握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即先通过水解酸化处理,靠厌氧微生物长时间地生化作用,先将大分子的长链打断,变成较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再经充足的曝气,由好氧微生物将其降解至既定的浓度。以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科研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科研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流程说明:
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水中还含有其他大量的悬浮固体,在进入调节池之前,必须在烤架上对其进行预处理。在调节池的水箱中安装了两个潜水泵,每种应用一个,准备一个。来自调节池的流出物通过提升泵提升到水解和酸化池。
由于在水解酸化池中没有用于搅拌和混合的机械设备,因此将废水均匀地分布在酸化池的整个表面上的方法是地利用酸化池的有效空间。这是确保化学处理效率的要点之一。该设计使用一系列配水系统,在短时间内将废水带入配水网络,这是平均流量的几倍,因此每个配水口的出口流量基本相同。分销网络使用循环分销系统。提高池内厌氧污泥与废水的混合吸附效果。加上从酸化池上部集水池均匀排出,酸化池中没有死区,有效容积得以充分利用。
酸化池是一种节能过程,因为它不需要消耗其他能量。水解和酸化可以破坏难以分解的物质的分子结构,并且可以分解通过好氧处理难以分解的有机物质。水解酸化后,水中低水平有机酸的含量增加,废水的pH值降低,长链复杂的有机物质链可能断裂,从而导致分子量小的单质产生废水。它的生物降解性(BOD; / CoD)得到改善,这对于后续的好氧处理是有利的。废水经酸化处理后,COD降低了,但更重要的是,废水的生化特性得到了显着改善,可以显着提高后续好氧处理的效率。
好氧池供氧采用鼓风曝气,并采用推流式生物膜法,废水由一端进入好氧池后,沿池呈活塞流向前推进,在此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附着于池内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不断吸附和降解。由于废水中的浓度沿池长逐渐递减,池内各处生长的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将对应于该处的废水水质而自然优化,从而提高了科研实验室废水处理效果和出水的水质。好氧池采用生物膜法,可免除常规活性污泥法用于废水处理时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污泥流失之患。
好氧池的出水在后续的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二沉池选用竖流式沉淀池的形式,设一个泥斗,该处污泥随即被回流到酸化池和好氧池。二沉池出水要经过消毒池加氯消毒处理方可达标排放。

本文由水天蓝环保(/)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