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7日 09:56:10 来源:东莞市宇匠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JS公司是传统国有制造型企业,管理结构为直线职能式二级管控结构,有二级 部门39个,长期从事单一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制造。顺应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整 要求,JS公司制定“军民融合”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产品品质, 实施了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大量*的数控加工设备,产品由大批量、单一品种, 逐渐转变为小批量、多品种。多品种生产切换快,操作工序复杂,不同产品对加工工 艺、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并且,各工段的随机组合性强,这就对各生产工艺阶段作 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线加工中心操作工,要求其能尽快适 应加工程序转换、工装夹具更换、编程操作等技能,并具备两项及以上工艺的作业能 力,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临时岗位的作业调配。
然而,目前JS公司的加工中心操作工150余人,年龄结构老化、技能知识单一、 学习能力偏弱,普遍只能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简单零件加工操作,不能满足工装夹具更 换、简单编程操作等技能要求。数控设备本身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使用,设备利用率低, 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和人工成本高企等问题。
本文以JS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为研宄样本,从员工问卷调查数据出发,借鉴国 内外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经验,结合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培训的现状、存在 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员工主动性、公司重视度、培训改进等方面,提出提高员工 积极性、企业管理层转变观念提高重视度、完善培训增强效果的途径,以期为JS公 司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和建议。
1.2研究意义
实施企业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有助于为JS公司解决员工技能培训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激发和提升员 工的努力程度与企业忠诚度,稳定员工队伍,减少人才流失,推动企业发展。
②有助于企业生产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提升,提高劳动效率与产品质量,缓解生产 任务不均衡、用工紧缺,减少企业重复招工成本高、招工难的困境,降低企业成本, 创造更多的效益。
③有助于指导企业更好地进行一线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科学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员工忠诚度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④有助于为其它企业解决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运用企业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对JS公司加工中心操作 工技能培训的现状及需求进行收集,结合加工中心操作工培训现状、需求,分析JS 公司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为公司培养一支技能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生产操作人员队伍,为企业的战略 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②规范培训管理。针对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和对策,提高培训质量。
③提高加工中心操作工的岗位胜任能力,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和公司发展战略, 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1.3.2研究方法
①资料收集法。一是通过CNKI数据库、互联网等方式查阅、搜集、整理国内外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相关文献,了解掌握国内外员工技能培训的相关理论和研宄现状, 为论文撰写打好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JS公司现有人事资料的分析、研宄,对加工 中心操作工的现状、需求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②问卷调查法。笔者于2014年10月对JS公司5个分厂在岗的加工中心操作工 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个人信息,主要是了解当 前员工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员工技能培训效度和激励效果调查,了解目前培训对 员工的激励作用;第三部分为员工技能培训现状调查,了解员工对所参加过培训的意 见建议;第四部分为岗位培训需求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 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99%,各项目的统计情况详见附表。通过问卷信息的数据 分析,整理出该企业加工中心操作工的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为 论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1.3.3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部分:绪论。本章主要包括研宄背景、研宄意义、主要研宄内容和研宄方法。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本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对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研宄综 述,我国企业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研宄 情况。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本文的研宄意义。
第三部分:JS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培训现状。本章主要是JS公司加工中心 操作工技能培训现状。包括JS公司生产操作人员基本信息和培训实际情况。
第四部分:JS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主要是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JS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 因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JS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培训对策。本章针对JS公司加工中心操 作工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研宄结论与展望,对研宄进行总结,说明了 本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