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美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有油润滑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粘滞效应探究

2025年04月05日 11:04:31      来源:陕西飞跃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

分享:

有油润滑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粘滞效应探究


气阀失效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环境因素和机械因素。本文主要研究环境因素中气缸活塞的不恰当润滑对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的影响,包括:加重气阀阀片与阀座之间的油膜粘滞效应,并最终导致气阀的过早失效。为便于研究,以下仅以进气阀为例,但排气阀也存在类似情况。

有油润滑往复式压缩机中的进气阀阀片与阀座之间的油膜呈现出使阀片吸附在阀座的趋势,并使气阀打开时间较无油润滑大为延迟[Giacomelli and Giorgetti,1974]。本文主要研究了有油润滑往复式压缩机中,油膜对气阀使用寿命及压缩机能耗效率的影响。

表1实验结果说明油膜粘度对进气阀定时开启的影响。此实验中,所有试样都设定为:油膜初始厚度0.001英寸,压力比2.5和进气压力0.2MPaA。条曲线显示润滑油粘度时气阀最迟打开(油膜粘度为400cst) [Khalifa, E.H. and Liu, X., 1998]。这说明油膜粘度对气阀定时打开的影响:油膜粘度越高,由此产生的气阀粘滞力越大,气阀越容易延迟打开;同时阀片的初次撞击力度越大,气阀寿命缩短越快。

表1 油膜粘度对气阀延迟打开的影响(气阀粘滞效应)

研究表明:过度润滑也会恶化阀门的粘滞效应,并最终由于过量的液体和气体含油率导致气阀寿命的降低。

具体案例分析

项目名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储气项目。天然气储气,是指将天然气用往复式压缩机提高到一定压力,如300公斤左右,重新打到具有特殊地质条件的地下储备起来,是天然气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项目使用的压缩机润滑油:某品牌的ISO VG 460-680粘度复合矿物油。

研究表明,天然气处于121℃度时,在低压环境中的被稀释效应并不明显。但当压力超过100公斤后,高压天然气对矿物油的稀释效应明显,指数加速上升,类似于“冲刷效应”。因此,高温高压环境,加上矿物油与工艺气(天然气)的极性形似,且复合矿物油中矿物油成分具有高挥发性,大大加剧了该稀释效应。

为保证气缸/填料中有足够粘度的油膜,该品牌润滑油供应商推荐了一款含有有一定抗稀释抗冲刷作用的动物脂肪成分的复合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润滑油初始粘度,并提高了气缸/填料的加油量。这样的补救措施暂时可以缓解问题但并不是方案。因为客户在解决油膜强度和粘度问题的同时,相当程度上增加了气缸填料的注油量,再加上矿物油成分的高挥发率,这加大了气体的含油率。如果再加上额外提高的润滑油的初始粘度,三者叠加,严重加大气阀的粘滞效应,从而使气阀的寿命大幅降低。气阀的平均寿命降低至几十个小时。

气体介质中的粉尘,遇上居高不下的气体含油率和过高的初始粘度,会导致异常加重的气阀粘滞效应(详见图1和图2)。这是气阀寿命异常大幅缩短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气源中的粉尘可能造成的油污问题,此处暂不做讨论)

图1 异常加重的粘滞效应导致的气阀底座密封面过早损坏

图2 异常加重的粘滞效应导致的气阀弹簧/阀片过早损坏

图1是异常加重的气阀粘滞效应导致的气阀延迟打开并使阀片初次撞击速度动能异常升高,撞击气阀底座而导致的气阀底座密封面异常损坏,最终导致整阀的过早损坏、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图2是异常加重的气阀粘滞效应导致的气阀延迟打开并使阀片初次撞击速度动能异常升高,大幅加速阀片、弹簧的应力疲劳而导致的阀片/弹簧过早损坏、阀门使用寿命大幅降低。(此案例气阀使用寿命不足100小时)

由于阀门延迟打开,阀片初次动能/速度大幅上升,使阀片初次撞击幅度增大,同时对阀座的撞击增强,使阀座受损的几率大幅上升,进而大幅降低阀门(进气阀/排气阀)的使用寿命。

该案例很好地印证了上述气阀粘滞效应对有油润滑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实际不于气阀)的负面影响。

为寻求解决方案缓解气缸中气阀粘滞效应,克鲁勃润滑剂公司推荐使用Klüber Summit NGL-888或Klüber Summit NGP-220。与前述某品牌的ISO VG 460-680粘度的复合矿物油相比,其对气阀粘滞效应的改进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 降低润滑油初始粘度

通过提高润滑油的粘温指数和具体量化计算润滑油在该高压天然气中的稀释率,从而在保证实际工况中气缸部件充分润滑的前提下,降低润滑油的初始粘度(由ISO VG 460-680粘度降为ISO VG 220)。

  • 降低注油量/油耗

由于润滑油抗稀释性能的提高和挥发性的降低,在保证有效油膜强度的前提下,不必额外增加注油量以弥补高压天然气冲刷效应/稀释效应带来的有效油膜不足,有效降低润滑油的挥发损失,降低注油量/油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美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